張秀華[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]

張秀華[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]

張秀華(1963— ),女,黑龍江人,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、政治學博士後,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導師(招生方向: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與現當代實踐哲學),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、實踐哲學與工程技術哲學;曾3次獲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;2009-2010年度為美國克萊蒙研究生大學訪問學者,2016年被授予全球“過程研究傑出獎”,2016—2017獲得校級優秀教師榮譽。並多次應邀赴美國、歐洲參加國際學術會議;現為國際有機宇宙論學會常務理事,國際期刊BIOCOSMOLOGY-NEO-ARISTOTELISM的編委會成員,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及其科學、技術與社會(STS)和工程哲學兩個專業委員會的常務理事,北京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原理學會理事。

基本信息

研究興趣

從事馬列經典著作、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與實踐哲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、西方哲學、西方馬克思主義、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等的教學與研究,近年來尤其注重馬克思主義觀和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申辯;馬克思與懷特海、海德格爾、萊布尼茨等的比較研究;持續進行由其本人率先開啟的工程現象學追問、工程技術的社會批判、工程價值與倫理等工程哲學研究;主張科學技術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;提出自然辯證法就是科學技術學、工程是具象化的STS;在形態學視角下首次給出人類一般的工程演化形態:從“工程1.0”到“工程4.”,從“自在工程”到“自在自為工程”。

科研項目

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“工程的實踐哲學研究”(09YJA720032),2012年度中國政法大學人文社科規劃項目,北京統戰基地項目、民建北京市委課題“跨學科視野中的當代大學生信仰問題研究”(BJMJLY2012001);曾主持並完成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(20070410473)、校人文社科規劃項目(06ZFG72001)等,系“全球視野中的科學與精神”國際項目主要成員、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成員,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和部級以上項目。

出版著作

已出版著(譯)作多部,新近出版學術專著《歷史與實踐:工程生存論引論》(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,2017年獲得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)入選北京思想政治理論課學者文庫;《回歸工程的人文本性——現代工程批判》(2018年版,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);譯著《自由與生存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)。此外,近年還參加多部學術著作的撰寫,如《工程哲學》(2007)、《基督教與中國》(2008)、《工程社會學導論:工程共同體研究》(2010)、《技術哲學的追思》(2012)、《京師哲學發展年度報告》(2012)、《科學、技術與社會》(副主編,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)等。

學術論文

在《馬克思主義研究》、《哲學研究》、《自然辯證法研究》、《自然辯證法通訊》、《哲學動態》等權威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,其中近5年20餘篇,多篇被人大報刊資料全文轉載,被《新華文摘》、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、《光明日報》等論點摘編。

近五年發表的有代表性的學術文章如下:

《“做”以成人:人之存在論問題中的工程存在論意蘊》,《哲學研究》(CSSCI,權威期刊),2017(11)。

《在場的他者——馬克思與懷特海的他者之維》,《上海交通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(CSSCI),2017(7)。

《從有機、有序到和諧與文明——懷特海與馬克思的機體思想之比較》,《雲南大學學報》(社科版,中文核心),2017(1)。

《馬克思與懷特海精神實踐之比較》,《理論探討》(CSSCI),2017(1)。

《回歸與超越:萊布尼茨與懷特海的有機宇宙論之比較》,《哲學研究》(CSSCI,權威期刊),2016(5)。

On the Organic Cosmology of Leibniz and Whitehead.Vortrage des×.Internationalen Leibniz-Kongresses(Ⅱ),2016.

《馬克思與萊布尼茨的中國觀之比較》,《北方論叢》(CSSCI擴展板),2015(7)。

《現代實踐哲學與歷史唯物主義》,《哲學研究》(CSSCI,權威期刊),2015(3)。

《歷史辯證法視閾下的工程及其文化走向——從“暴力的邏輯”到“自由的邏輯”》,《馬克思主義研究》,2012(2)。

《時間視域與歷史視域的融合——海德格爾對馬克思哲學的回應》,《江海學刊》,2012(3)。

《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的科學技術學》,《理論探討》,2012(7)。
《工程與現代性》,《自然辯證法研究》,2012(7)。

ReligionandtheConstructionofCivilSocietyinContemporaryChina.TheMountain,2012(71)。
《科學與宗教關係探究的新進路——對近年中美科學與宗教學術會議的分析》,《清華大學學報》,2013(3)。 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